成文于2024.02.18

每逢节气女朋友总会特别地发一条朋友圈。时而叙述一个故事,时而发表一下感受。无论哪种都是“生活”的直接体现。日常自身也思绪不断,每有偶感也总会加以简单思考。由于皆来自于无意识、偶发性的事件,便使得此般感受难以记录。既然产生感触的频率会略高于想要记录的频率,那么主观地以一个固定的间隔采样就必然可以规律性的记录。文字不必冗长,扼要即可。


一个较大的话题。“城市”一词,略显狭隘。何谓“生活”,难以定义。尽管如此,却不妨否定一些反例。首先,仅仅在一片土地上度过一日的时光绝非此所谓的“生活”。因此,第一前提便是,无论长短,需要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。其次,终日忙碌于家庭与事业,发生于任何城市均无异的情形也非此所谓的“生活”。所以,第二前提便是,无论悲喜,需要拥有非那片土地而不能有的体验。最后,即使旅行也可以满足上述两点,但其独特性也无法归类为此所谓的“生活”。因而,第三前提便是,无论深浅,亲历者应处于日常的心态。

至于“生活”了的城市的个数,不难试算。下限为一,出生于是,成长于是,终老于是,人之常态。上限不计,但凡六座有余,便可谓见多识广。就均值而言,大学、工作皆为常有的抉择点,因此或许多为三到四座。量化过后,不免顿感彷徨:乡村与城市区别何在?国内与海外区别何在?一座与多座区别何在?然而,多元化即其意义所在,博观才能约取,厚积才能薄发。不论何等物事,均可认同其存在性。但观察到不同于己的“异”并非仅“生活”所不能实现,为期几日的旅行也可领略一二。于此,“同”的价值得以凸显。

所谓“同”也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相似,而是来自于心理上的认同。从中获得的归属感只是表层,逐步完善的自我认知才是核心所在。当置身于田间地头、车水马龙中时,面对该地前朝人的遗物或是当代人的伟绩,我们体味到的是超越时间和地理限制的共鸣。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古人今人若流水,共看明月皆如此。虽不足够贴切,但聊表此意。所以,我们会因为一个故事爱上一个地方,因为一段旋律爱上一个地方。当然,无疑也自然会因为某个人爱上一个地方。最后,结以本年度的座右铭,此心安处是吾乡。


成文总是困难的,但仍然值得简记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