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下是2023年的最后一天的十几分钟。再争这几分、夺那几秒地完成一些课业已然毫无意义。不如沉静下来,做个回顾,简记一下。

本人生日在12月末,因而每一岁和每一个自然年几乎重合。今年是2023年,是我的23岁,也是人生的第24年。这三百六十多天的日子里发生了太多太多。偶然性中掺杂着必然,独立性中又不免彼此相关联,最终交织促就了其非凡的意义。


常谓心结难解。虽自恃善于自我剖析,但当事情存在已久而又被搁置在心头一隅时,即便知其然,却早已不知其所以然了。23岁的第一天,一次海滨的小游揭走了尘封多年的症结。而后,一个偶然的机会找到了夏目漱石的《三四郎》一书,读罢彻底摆脱了学业与生活迷茫。本科毕业论文顺利交稿,答辩完毕后便回到了暌违四年的沈阳。受阻于疫情一直没能回国,到家后颇有“到乡翻似烂柯人”的感觉。车水马龙依旧,市貌日新月异,唯独自己还需要适应十分普遍的扫码点单方式。见亲人、见朋友、见师长,一切如旧。


出于对中学母校的特殊情感,回国期间也在毕业后首次拜访了曾经的老师们,过程中的种种让人感触颇多。抵达校园后,先见到了初中的班主任老师和数学老师,并收到了两位老师深深的拥抱。不得不承认,我未曾与谁拥抱过,也因此第一次体会到其超出言语的力量。在与其他老师的交谈中,深深的关切流露于她们的字里行间。此般感受全然不同于在学时期,更让人觉得我属于这个生活了六年的院儿。此外,临危受命的分享会、单独收到来自于校长的贵重礼物,无一不仍历历在目。


期间,学业方面也在默默前进着。回国前得知,导师由于诸多原因将在新学期转为特任,回归于其自动驾驶的公司事业,因而身为学生的我们将面临着重新调配的问题。出于教授间的合作关系,我幸运地来到了考研时另一志愿的研究室。这对于当时不知后事的自己而言绝对是充满希望的变动,为第一件幸事。回到日本后不久便先后参加了本科的毕业典礼和研究生的开学典礼,学业进入下一阶段,身上也自此多了东京大学这一光彩的标签。


四月,新学期伊始。遵照旧研究室的传统,我被任命为了本科大三一节实操课的TA。课程主题为系统级编程,自己亲历时虽乐在其中,但其实际却以高难度而臭名昭著。然而挑战却不止如此,由于该课程的另一传统便是老师全盘托管,所以作为TA的我们则需要负责起课程的全部。从课前的资料准备,到任务布置,从上课时的实时答疑,到课后的作业评分,各个环节不容丝毫闪失。加之曾经的课业提交系统早已满目疮痍,因此本年度我们又肩负了尝试新系统的挑战。最终一切顺利结束,同时也结识了几位和自己一样的留学生后辈。


此外,研究生阶段的选课相较于本科时多了许多自由度。除了一些必需的专业课,我出于兴趣也选了两节东大中文研古汉语的课(姑且如此定位)。一节读文,一节论文。读,读了《楚辞·天问》,在和教授一对一的上课过程中,重拾了儿时有关古文的知识,也习得了旧时日本汉学者读古文的方法。论,则基于宋朝诗话《诗人玉屑》论了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。虽然是完全出于学术目的而来,但我绝没想到会因此遇到重要的她。


五月,正当为新旧研究室均无前辈指引,苦于课题选择之时,接到了来自于本科导师公司的橄榄枝(自大四下起于此做长期实习)。当时,实习公司得到日本一家测绘公司的委托,旨在自动识别路面标识变化,从而提高自动驾驶所需的高精度地图更新的效率。在此之中,我便被委以技术验证的重任,并且也获得了等同于奖学金额度的资金支持。如此一来,既解决了选题难,又保证了其实用性,按顺序而言实为这一年里的第二件幸事。


暑假将至,研究也渐入佳境。既是例行的出游也是临时转换一下心情,假期里找了五天在日本的东北地区转了几圈。相较于曾经,本次出行略显平淡,但也诞生了几个“第一次”。第一次完全独自驾车、第一次遭遇新干线事故、第一次因此被电视台采访等等。途中也非常应景地读了《旅行的艺术》一书,印证自己多年来的“旅行哲学”的同时,也借此机会加以了总结。旅行重点在于感受,景致只是催化剂。之所以不用旅游一词也是如此,浮于表象的最终只会成为见闻,而融入了个人深入思考的才会内化为见识。


九月,旅行归来后,今年的第三件幸事便接踵而至。虽然仍有许多需要完善、实现,但研究彼时已经初见雏形,缺乏“连贯性”的弊端也因此变得显而易见。同时身边的同届朋友也在陆续考虑升学或者就业的问题,于己而言也需有个定夺。恰在此时,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与学科里首位中国老师,以非师生而更像是老乡的方式进行了交流。对话是如此酣畅淋漓,我如醍醐灌顶,既定义了当下,也明晰了将来的可能性。


十月起,学业一如既往,然生活却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进入了新篇章。我虽不善社交,但得益于时常的自我剖析,因而自忖有一双识人的眼睛。在上学期的古文课上就有这么一位研二的学姐,开朗的外表下难掩其不凡的本质。碍于自身原因,几个月里也没能有过多的交流。新学期,借着选课一事,我鼓起了勇气。第一次闲聊便十分融洽,甚至时而极其契合,有种说到心坎里的感觉。随着接触的增多,内心的欢愉早已溢于言表。今年的第四件天大的幸事便是如此。


十一月初,我拥有了女朋友,就是她。随后的日子里,她先后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、找房子、安置家具等诸多重大事情。如果说第一个月里我见到了她的炙热、温柔、知性,那么第二个月除了十分令人欣赏的行事风格外,更多的我感受到了她的特别以及彼此的平凡。然而多年来的孑然一身只换来了高效的思考能力,面对一位活生生的、可爱的人,我深知保持本我的同时,作出改变的必要性。当然,这并非理智思考的结果,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举动,因为这就是我无悔的选择。


最后,在读书方面,这一年里读了13本书,其中一半是与诗词相关的。年初通篇抄写了泰戈尔的《飞鸟集》,首度练习了英文书法。三月读完苏缨所著的《人间词话精读》,五月读完了叶嘉莹所主编的《寂寞人间五百年(秦观词集)》,两本这一年中最重要的书,为个人的诗词阅读增添了一些理论性和系统性。后又抄写了泰戈尔的《新月集》和穆旦所译的《拜伦雪莱济慈诗选》。期间也读了些杂七杂八的书目以作日常学习生活的调剂。


洋洋洒洒书写至此,虽然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期,但磨刀不误砍柴工,尤其对于如此多彩的一年。总结下来不外乎老生常谈的词语:天道酬勤,事在人为。一切来日方长,唯有热爱生活、享受生活。估摸她应该还不知我有如此的园地,就姑且在这里表个态:新的一年我十分开心能够接着和你一起度过!